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——文殊院是成都古老的佛教寺院,位于成都市西北角文殊院街。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,宋时改称信相寺。据《成都县志》记载,明朝末年,信相寺毁于兵火,唯有10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,历劫尚存。传说清朝康熙二十年(公元1681年),慈笃禅师来到荒芜的古寺,在两杉之间结茅为庐,苦行修持。在慈笃禅师圆寂火化时,有人夜见红色火光在空中凝结,久久不散,官府派人探视,只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,便于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(公元1697—1706年),官绅军民捐资集资重建庙宇,称文殊院,为清代川西“四大丛林”之一。嘉庆、道光年间,文殊院方丈本圆法师又采办了82根石柱,改建、扩建了主要殿堂,形成了现今的规模。
ID:020-8683 四川成都文殊院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
ID:020-8671 四川成都文殊院大雄宝殿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
文殊院坐北朝南,占地90余亩,殿宇五重,进山门往里走依次是天王殿、三大土殿、大雄宝殿、说法堂、藏经楼。五重大殿庄严肃穆,古朴宏敞,为典型的清代建筑。殿宇连同前后照壁,分布在长200米的中轴线上,各殿堂楼阁古朴宏敞,飞檐翘角,是典型的清代建筑,殿堂之间,主次分明,错落有致,疏密得体,大小相当,院中有园,园中有院,院中有景,环境极是清静幽雅。加之两旁的禅、观、客、斋、戒和念佛堂、职事房,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。东西两厢是钟鼓相对,斋堂与客堂对称排列。各殿堂之间有长廊密柱相连结。全院共有房舍190余间,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。房舍为木石结构,柱础石琢磨精细;柱上斗拱雕饰玲珑;各殿堂的镂空花窗式样繁多,图案精美,是研究我国古建筑雕饰艺术难得的实物样本。
ID:020-8669 四川成都文殊院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
ID:020-8673 四川成都文殊院说法堂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
两相对峙的三檐式钟鼓楼,钟楼里悬有4500多公斤的铜铸大钟一口。观音大士像为青铜铸造,可称雕塑精品。护法神韦驮像,为清道光九年(1829年)第七代方丈本圆用青铜翻砂而成,工艺精细,童颜神态,体现了“童子相貌,将军威仪”的风度。还有一尊列为“空林八观之一”的缅甸玉佛,是院僧性鳞和尚于民国11年(1922年)历尽艰辛,步行募化到缅甸请回的。
文殊院文物荟萃,宝物众多,珍藏有许多珍贵文物和佛经、文献上万册;文殊院内供奉大小300余尊佛像,有钢铁铸造,有脱纱、木雕,有石刻、泥塑,十分丰富,无论是石刻、铜铁铸造,还是木雕泥塑,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从年代而论,有出土的梁代石刻,有唐宋年间铁铸戒神,更有清代青铜铸像,还有缅甸玉佛,钦赐“敕赐空林”御印一方,这些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,为我们研究古代雕塑、铸造等工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
ID:020-8679 四川成都文殊院千佛和平塔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
ID:020-8681 四川成都文殊院碑廊 图片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
寺内还珍藏明清以来书画珍品,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02年御赐文殊院的“空林”墨迹,以及康熙临宋代书法家米芾的《海月》条幅。此外,还有印度贝叶经、唐代玄奘法师头骨、唐代日本鎏金经简、千佛袈裟、发绣观音、挑纱文殊和舌血含宝等佛教文物。 (CCN传媒图片网 何赛娇)
(文章来源:CCN传媒图片网)